寫作的陣痛(一):修修改改,為何不一氣呵成就好?

不安於 世
Apr 15, 2020

--

大概是大學高年級以後,才剔除以往國高中臨摹作文的「那種文藝腔」,甚至嗤之而引以為戒,漸漸養出了文風體質的分辨與特定領域的閱讀喜好。

我經歷的寫作類型有一點點的散文,以及大部分的知識述寫,仍是苦手的階段。拜賜於哲學系的背景、經歷跨領域考研、撰寫碩士論文、網媒文章,尤其碩士後的延伸五篇稿(剩餘兩篇修改中,拖延症完全可以另闢一篇主題)的過程中,再再讓我深感撰寫一篇知識敘事的長文,是多麼耗腦力、費功夫,同時也在新舊技能中重新裝備內化。

我在想,每個人的文體風格、切入點與產字節奏迥然不同,而文章一直修改難免失去原有的行文流暢度,為什麼不一氣呵成就好?有經歷讀者回饋的寫作(苦)手都知道,要將乘載大量資訊的長文初稿一次到位等同於定稿的質量,幾乎是天方夜譚。就連筆者自己交稿給編輯之前,也會經歷反覆修改、增幅刪減、多方資訊查證、思索文中邏輯與架構等再常見不過的書寫陣痛。

「好」的文章,甚至是「有效的」知識傳遞,都隱含了某種大眾普遍能理解的方式,這個方式是埋在行文的安排裡的。如果文章自己寫爽的,那當然可以成為自己思想碎片的文字轉譯與延伸。而,如果是有意使讀者們「讀懂」的,勢必就有一套能讓人讀懂、產生共鳴的方法,然後依照寫手的個別性,內化至行文的流暢度裡。也就是為何寫作方法的相關書籍層出不窮,卻難以直接實測到底多少效果體現在個別的寫作上。

舉個例子,教科書,以及有標準答案的閱讀測驗。為了要讓全人類,特別是學生(=考生)理解學科知識,其背後的書寫邏輯想必最籠統無趣卻也是最清楚的。如從一個相對熟悉的大領域講起,再往下分類成時間序列、對比邏輯、或因果關係等,並提出一個具體案例讓所講述的事件更立體、更具象,因為具象本身就是一種的說服力。抽象的概念本身就是一種「在那裡」的距離,而具體案例「在這裡」,成為理解概念的重要橋梁。當然,對於寫作元素的收納與敘事方法的擴展,也因學科與文化背景而有所差異。

後記:雙陣痛的互惠
寫作苦手兼考生,反而是在為了要在閱讀測驗中找出正確答案 — — 一定有放諸四海皆準的邏輯存在,而得出可以互惠於改稿架構的提點,以四十分鐘速速記錄於此。

--

--

不安於 世

哲學系、地理所畢業、人類學博士班就讀中|雜食手記。 IG: yuankuoo。歷年作品列表:https://pse.is/3k83y7